MUSIC NEWS

新闻资讯

杨鞦鸣: 用歌声反哺家乡的音乐家

2025-03-10 10:27

游子情,赤子心。“用原创音乐歌唱家乡,以合唱艺术反哺故乡”,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无锡籍合唱指挥家杨鞦鸣不仅致力于创作“太湖祖歌”套曲,传播无锡的独特文化,讲述无锡故事,还积极在家乡培育合唱的种子,举办各类公益讲座,倾注热情为家乡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杨鞦鸣:用歌声反哺家乡的音乐家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美丽的河,日夜从我家门前轻轻流过,南来北往的船舶唱着已唱了几千年的歌,时光里最悠长的运河,日夜从我的心中潺潺流过……”

回忆起2018年8月12日这一天,杨鞦鸣依然激动不已。当天是他的生日,起床后总觉得有一件事还没有完成,看着词作者谌强老师创作的歌词,小时候在无锡古运河边和小伙伴们一起摸鱼捉虾的一幕幕场景浮现在眼前。仅仅半小时,他就完成了《运河船歌》的作曲。

《运河船歌》和《蠡湖情歌》、《太湖魅歌》、《灵山禅歌》、《阿炳弦歌》、《紫砂茶歌》等都是“太湖祖歌”系列中具有吴地特色的原创合唱作品,以无锡具有代表性的景致、人物和历史为主题,根据无锡话的特点和无锡风土人情创作而成。

“太湖祖歌”的创意和实施者正是无锡籍合唱指挥家杨鞦鸣。其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他的努力和影响下吸引各方企业家资助,邀约国内外知名作曲家、作词家创作而成。为了激发艺术家的灵感,保证每一首作品的高质量创作,杨鞦鸣常自费请音乐家们来无锡采风。

“用原创音乐歌唱家乡,以合唱艺术反哺故乡”。杨鞦鸣说,是家乡的山水赋予我艺术灵感,我要让“太湖祖歌”唱响中国、唱响世界,传播无锡文化,讲好无锡故事,使更多人认识无锡、了解无锡。


奉献  反哺


2024年11月12日晚7时30分,是无锡至德·灵阁合唱团开始排练的时间。杨鞦鸣准时来到无锡市开明·瑷家艺术中心,马丁靴、牛仔裤,蓝色西服,自带的艺术家气质,让人难以将他与64岁的年龄联系起来。

当天,他要带着大家一起排练中国合唱泰斗、恩师严良堃先生生前勘定的最后一版八段式双钢琴《黄河大合唱》。歌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杨鞦鸣认真严谨,又不乏诙谐幽默的指导,让团员们很快就抓住发声技术要点,轻松歌唱。

杨鞦鸣自幼学习小提琴,之后转攻声乐,南京艺术学院完成大学学业后,曾在无锡歌舞团短暂工作过一段时间,随后前往北京继续深造并考入中国交响乐团,后在恩师严良堃先生的指导下稳步前行,实现了从一名合唱团团员到一名合唱团指挥的转变。此后杨鞦鸣一直担任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指挥,将大部分精力献给了中国的合唱事业。

作为无锡多家合唱团的常任艺术总监,从2014年开始,他每个月都会回到无锡待上一段时间,训练指导众多合唱团的歌唱爱好者。由他担任艺术指导的无锡市师·悦女教师合唱团(原灵阁·尚女子合唱团)2019年获第四届全国教师合唱节金奖第一名;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优秀示范少儿合唱团”的无锡市少年宫合唱团在国内外合唱比赛中多次获得金奖,出访德国、克罗地亚、波黑,蜚声海外。

成绩背后,是杨鞦鸣对家乡合唱事业的默默奉献。义务为教师合唱团排练,为家乡培育合唱艺术的种子;热心帮助患声带小节的老师们治疗嗓子恢复美好的嗓音;做各类公益讲座,为家乡营造合唱艺术氛围。受他指点过的合唱团员,无论男女老少,都对他的发声技术、指挥艺术、奉献精神交口称赞。

杨鞦鸣说,他这是在完成恩师严良堃的嘱托,要把“中国式合唱”发扬光大。“中国式合唱”就是建立在世界通用的合唱艺术技术框架之上,用中国56个民族不同的表述方式,将合唱艺术中国化,中国合唱国际化。

按照“中国式合唱”的理念,杨鞦鸣近十年坚持为无锡打造合唱艺术作品,《小小无锡景》《蠡湖情歌》《霞客行歌》《丝》《爱之路》等作品的音视频在国内外广泛传播,点击量过亿,让无锡这座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城市插上了音乐的翅膀,声名远播。杨鞦鸣还计划创作寄畅园、荣巷、大窑路、梅园等主题作品,它们将完整地构成一部大型合唱套曲“太湖祖歌”。

杨鞦鸣认为,无锡有着阿炳、刘天华、王莘等音乐大家的艺术基因,具备成为世界音乐文化之都的潜质。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和世界水平接轨的音乐语言,立作品、留经典,为家乡的文化建设尽一份游子之心。

公益  情怀

“人在哪里,动听的歌声就在哪里。”杨鞦鸣一直以来的追求是让合唱艺术走向寻常巷陌、惠及普通民众,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他常常对身边的人说,要认清“文艺为谁服务”,艺术家能上殿堂,更要到群众中去,服务群众。

尽管全国各地的合唱团纷纷邀请杨鞦鸣排练指挥,他依然坚持每个月抽出特定时间来锡义务指导玖玖城社区的居民。在社区开设美育大讲堂、举办惠民合唱公开课、组织讲解式公益音乐会……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微信图片_20250310100335.jpg

杨鞦鸣在指导合唱团排练

“不识谱没关系,不懂乐理没关系,五音不全没关系,放宽心,来找我。”前不久,杨鞦鸣帮助玖玖城社区组建了一支“为瑷歌唱”合唱团,承办了社区第一场公益性质的个人独唱音乐会,创办了社区第一届乐龄K歌大赛。而这距开明·瑷家艺术中心正式启用,也就仅仅半年时间。玖玖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周燕燕直呼意外,没想到社区文化建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搞得这么有声有色。她说,能够结识到这样一位音乐“大咖”,让她备感荣幸。现在,这个原来昏暗的闲置场地,不仅在杨鞦鸣的建议和指导下变成了艺术中心,还成为了社区居民们家门口的“文化高地”,居民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演出和公益课程。

开明·瑷家艺术中心的所有软装,包括钢琴在内,均为杨鞦鸣的私人收藏。在艺术中心一楼大厅设有几间琴房,凡是想来学习钢琴的居民只要扫一扫琴房上的二维码并支付9.9元,即可有老师教授专业的钢琴课。若要练习钢琴,居民只要扫码预约就可以在琴房尽情畅弹。


杨鞦鸣义务指导社区居民唱歌


在杨鞦鸣的倡导下,由他发起成立的无锡至德·灵阁合唱团建团10年来一直参加公益活动,如“中秋节”走进国药康养照护中心,为老人们送上节日问候和美好歌声;参加锡山区幸福寺中秋文艺晚会,祈福美好生活;在苏宁广场仲夏之夜音乐会上演《保卫黄河》等经典歌曲……

“我们当中很多人还在职,但是合唱团只要有公益演出,从彩排到演出我们都会抽出时间一起积极参与。” 女高声部的孙琦是至德·灵阁合唱团团长,她是在2016年1月加入至德·灵阁合唱团的,歌唱已经融入了她的生活。

“作为一位在音乐上很有造诣的指挥家,杨老师始终心系家乡,一心想着为家乡贡献力量,这种精神令人钦佩。”汤洁是至德·灵阁老团员,由于早年四海为家的生活经历,她感觉自己并没有强烈的家乡观念,可现在每当唱响“太湖祖歌”,她都会很动情,心中对家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善心  初心

杨鞦鸣的善是发自内心的,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持,一直是他遵循的人生理念。

201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杨鞦鸣通过合唱团孩子的家长结识了“中国好人”、蠡湖街道夏家边社区的徐启原和他儿子徐芃,被父子两人慈善助学的事迹所感动,杨鞦鸣当即决定加入徐启原的助学团队,每年拿出6000元,资助10名陕甘川交界地区的贫困儿童,支持他们上学直至完成中学学业。

“心灵交流比钱款资助更重要。”孩子们经常给杨鞦鸣打电话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他每次都叮嘱要好好读书,并将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和变化都记在心上。孩子中考填报志愿时,他还会给他们答疑解惑,提供报考建议。这些学生的家庭大都收入微薄,杨鞦鸣承诺孩子们如果考上大学,有需要还会继续资助他们。

微信图片_20250310100340.jpg

杨鞦鸣在社区做“中国式合唱进社区”公益讲座


这一爱心善举,杨鞦鸣从2017年坚持至今,让他欣慰的是,他资助的第一批孩子里面已经有3人考上了大学。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的小唐,家在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当她获悉资助自己的好心人是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指挥家时,深受感动,立志今后也要和杨伯伯一样回报社会,资助家乡的学弟学妹。

现在,除了每年固定资助6000元外,杨鞦鸣还为其中考上大学的孩子,每月提供500元、1000元不等的资助,以帮助他们继续完成大学学业。杨鞦鸣一直强调,自己只是力所能及地做了一点小事,通过自己的行为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善的种子。

在杨鞦鸣的感召下,当年无锡市少年宫合唱团的老师、孩子、家长都积极参与了慈善助学,第一批捐助的孩子就有四十多名。

为了让更多孩子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杨鞦鸣利用自己的专长,2017年和2018年策划了两场在无锡大剧院歌剧厅公益演出的慈善助学新年音乐会,所得收益全部用于慈善助学。


微信图片_20250310100601.jpg

杨鞦鸣在锡城举办专场音乐会,让更多市民了解合唱、热爱合唱。

微信图片_20250310100634.jpg

杨鞦鸣带团赴贵州参加公益合唱音乐会

杨鞦鸣:做好一件事情,让更多的人受益

杨鞦鸣热情、感性且诙谐幽默,总是像孩子般快乐。有时,他会突然在社区散步时旁若无人地来上一段男高音独唱,引来周围人赞赏的目光。聊天时,他也会不经意间深情唱起一首大家都熟悉的歌曲,或者随口哼起一段儿时的童谣。音乐家的气场感染着一个又一个接近他的人,毫无抵抗力地想和他一起放声歌唱。

“没架子、粗线条”是很多身边人对他的评价,你很难将这种率真随和与他音乐大师的身份联系起来。

01
您的慈善理念是什么?

杨鞦鸣:做好每一件事情,让更多人受益,是我做事的宗旨。我将始终秉持这样一种信念,努力去做,力求目标实现。

02
是怎样的机缘巧合促使您回到无锡,回馈家乡的?

杨鞦鸣:无锡是一个人杰地灵,有着得天独厚文化禀赋的城市,我从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走出去多年,但家乡情结永远不会消失。

我的父亲去世前也曾叮嘱我:“不要一天到晚漂到外面,要回家乡服务家乡人民。”


03
多年来,您坚持慈善助学的动力是什么?

杨鞦鸣:是徐老(徐启原)的行为感动了我,促使我将慈善助学这件事一直做下去。徐老(徐启原)做事非常认真,我资助的每一名学生的具体情况每年都会列表反馈给我,而这些都是他亲自深入大山一一实地入户走访了解到的信息。很多人想像不到他已78岁高龄,他一做就是18年,现在还在坚持每年到孩子们的家中回访。还有就是孩子们对社会的感恩之情和长大后也做善事的志向也激励着我。

04
作为一名堂堂国家级合唱团指挥,您在无锡带了很多非专业合唱团,而且都是义务排练指挥,您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

杨鞦鸣:音乐的力量是直击人心的,它可以改变人的精神面貌,触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文艺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我就是要从音乐厅走到老百姓中间,教大家唱歌,带给大家快乐。

不识谱、不懂乐理、不会唱歌,怎样让这样的普通人快速成为合唱方面的专业人士?我是这方面的权威,无论是童声合唱、还是成人合唱,我在长期工作当中总结出来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希望把它教给更多的老师,教给我的团员,传承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学会快乐歌唱、健康歌唱、养生歌唱、艺术歌唱。           



          (文/吴琼)



所有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