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梅(1885—1938) ,中国二胡音乐的拓荒者。现代民族器乐演奏家、音乐教育家。1912年,他率先把民乐课带进了省立无锡第三师范学校,成为最早的国乐教师、导师。
周少梅作为教育家,收集整理民间乐曲、古琴曲,并改编了一些练习曲、独奏曲、编撰教材,如:《乐曲集》、《戏曲谱》、《国乐谱》等等。
周少梅虚心好学,从不保守,先后向常州中学校长童斐学习昆曲,向常熟的汪旭学习琵琶,也曾向他的学生刘天华学习过古琴演奏技法和二胡曲,他还经常向江南一带的民间艺人学习。为了使二胡演奏音域得到进一步扩大,更加丰富二胡表现力,通过反复的实践,大胆地将二胡的琴杆增长至90厘米,同时还加大了琴筒的尺寸。他在《虞舜熏风曲》中用到了下把位,并加花演奏,使二胡音色更加丰满,乐曲更加华丽。
周少梅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许多有成就的学生。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在1917~1922年期间就向他学习二胡和琵琶,古琴家吴景略在年轻时也曾拜周少梅为师。他还刊印了三册《国乐讲义》,其中记录了他收集整理的戏曲谱和器乐曲谱138首,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民族音乐资料。周少梅以技艺,深厚的艺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成为我国著名的国乐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