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音乐

音乐人

一朝丝竹语,五载民乐行
笛语寄心声
第二届全国民族器乐展演暨二泉映月•无锡民族音乐汇举行。
一颗树如何“蜕变”成为城市舞台上闪耀的“明星”?今天就来揭秘!沉浸式感受无锡这个爱乐之城 用精湛技艺打造乐器产业,绘就“音乐之都”新蓝图!
2024年11月9日晚,《B to B!(从贝多芬到勃拉姆斯)》——林大叶、朱丹与无锡交响乐团音乐会在无锡大剧院精彩上演。
MUSICQ腾讯音乐线下创新体验店全球首店在无锡开业啦!一起来感受下现场的热情。
太强了!无与伦比!2024年10月26日,《命运之力》——陈正哲、马祖耶夫与无锡交响乐团音乐会精彩上演
《悦谈》:近乡情臻——俞鳗文
《悦谈》:当城市遇上"交响"
《悦谈》:当城市遇到"交响"
《民乐共潮声》:女指舞青春
《悦谈》:音符的哲思——毕聪
《悦谈》:心系故园——雅芬
《悦谈》:大音“锡”声——林大叶
《悦谈》:跨界·归真——宋昭
《悦谈》:且听风吟·鸿山秋韵
《悦谈》:琴心之情—夏小曹
《悦谈》:声生不息——王进
《悦谈》:为城市谱乐——《无锡序曲》
《悦谈》:为音乐 为不凡——胡咏言
《悦谈》:宜兴寻谣记
《悦谈》:大地游子——王聂晶
《悦谈》:王之炅与古典音乐
* 以下音乐人排名不分先后

尤鏊(明代)

善弹古琴,他曾在春申涧下建有别墅,时常在流泉边抚琴。

沈汝愚、沈凤来父子(明末清初)

古琴家。沈汝愚的古琴造诣很高,对琴学尤有见解。开创明代著名的琴派“虞山派”的常熟琴家严天池、赵应良对他十分尊重,以兄长相待。沈凤来继承了家学,“兼修众长、造微诣极”,他虽然家中贫困,但从不以琴艺往官宦豪门家跑。

杨廷果(清代)

又名令贻,琵琶演奏家,擅长弹《郁轮袍》《秋江雁语》《梁州慢》《月儿高》等古曲。他创作的一首《普庵咒》保存于华秋萍所编《琵琶谱》中,人称《小普庵咒》。

华秋苹(1784-1895)

是琵琶史上享有极高声誉的人物。他编辑成《琵琶谱》三卷,于嘉庆24年刊印,这是中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琵琶谱集,共收62曲,大曲6套。华秋苹还参照古琴减字谱制定了琵琶指法记谱系统,集南北两派之大成,为后世琵琶的普及和流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集南北两大流派之长创立了“无锡派”琵琶,成为琵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吴畹卿(1847-1926)

昆曲音乐家,天韵社主持者。主持天韵社共50年,“精音韵,善度曲,工三弦、琵琶、曲笛,为梁溪清曲之集大成者”,梅兰芳曾受教于门下,晚年弟子有杨荫浏等。

赵鸿雪(1870-1915)

其人绝顶聪明,绘画书法、音律古琴、乐器制作、摄影印刷无不精通,是天下难得的全才和奇才。他精于昆曲、古琴,收藏琴谱和古琴,他的收藏被古琴界所珍视。

郑觐文(1872-1935)

民族音乐家、古琴家,无锡江阴人,是一位近现代在国乐界影响深远的大家。他擅琵琶、丝竹,以古琴为最精,所弹《秋鸿》《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别有韵味。1920年,郑觐文为振兴民族音乐、培养国乐人才,在上海创立了“大同乐会”,亲任“大同乐会”乐务主任并教授古琴。大同乐会致力发掘传统器乐,仿制恢复了不少古乐器,并首创了32人的民族管弦乐队,著名的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就是郑定名并由该团首演的。他还著有《中国音乐史》等著作。郑觐文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民族音乐家,他创办乐会、著书立说、改革乐器、探索民族乐队组合形式、整理古曲并改编创新,培养了一大批国乐演奏家。

周少梅(1885—1938)

中国二胡音乐的拓荒者。周少梅率先把民乐课带进省立无锡第三师范学校,成为最早的国乐教师、导师。他是“周少梅三把头(位)胡琴”演奏法的创立者,将二胡的琴杆增长至90厘米,扩大二胡演奏音域,丰富二胡表现力。

刘半农(1891-1934)

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与弟弟刘天华、刘北茂并称“刘氏三杰”。他开一代音乐考古之先风,1929年在北京大学筹建了中国第一个语音乐律实验室,他借助语音仪器展开了一系列古代乐律的研究,他还发起并主持了对故宫和天坛所藏清宫古乐器的测音研。刘半农是白话诗歌的拓荒者,现代民歌研究的带头人,和赵元任先生合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被称为“时代曲之祖”。此诗中出现了“她”字是刘半农所创。

华彦钧(1893—1950)

艺名阿炳,民间音乐家,存世名作品有《二泉映月》《听松》等6首,作品不多,但均为精品。今天的音乐学者称他为二胡“无锡学派”的宗师。

刘天华(1895-1932)

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中国民乐的一代宗师。刘天华让二胡音乐进入高等学府,改进二胡的制造规格和记谱法,将音域从九度扩展到近三个八度,定弦上采用小提琴的固定音定弦。他还把西方作曲技法与民族音乐糅合运用到自己的二胡创作中。

吴士龙(1892-1966)

原籍浙江海宁,1946年在锡定居。今虞琴社成员,上世纪三十年后期与古琴大家吴景略、张子谦等在上海兰心大剧院(今上海音乐厅)举行古琴专场音乐会。在无锡时,定期在家中举办“乐会”,江南丝竹、西洋乐器都有演奏,包括古琴。

阚献之(1895-1963)

无锡著名道士,是道乐组合“十不拆”的领头人物,擅长多种乐器,曾协助杨荫浏整理《十番锣鼓》。精古琴,师承琴家赵鸿雪、蒋汉槎。

杨荫浏(1899-1984)

音乐史学家、民族音乐学家,他幼年就学习音乐,1911年起向天韵社社长吴畹卿学习昆曲。杨广泛学习了中国音乐的同时,又随美国女传教士哈曼德学习钢琴和乐理,学习基督教音乐。1936年,杨荫浏任北平哈佛燕京学社音乐研究员,在燕京大学音乐系教中国音乐史。他在长期的音乐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撰写了大量的音乐论文和专著。解放后他长期担任国家音乐研究所所长。50年代,为阿炳录下了六首作品,并在1952年整理出版了《阿炳曲集》。杨重要的著作与编著有《中国音乐史纲》《古琴曲汇编》《琵琶音律》《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等。杨荫浏是一位成就卓著的音乐史学家、民族音乐学家,他对中国音乐学的影响十分重大,支撑起了中国音乐史学、音乐考古学的宏大架构。

朱勤甫(1902-1981)

出身道教鼓乐世家,被誉为“南鼓王”。1921年8月,美国波士顿交响乐队来华演出,杰出的小提琴家、作曲家兼指挥家爱希汉在无锡听了朱勤甫的演奏后,接连在上海的英文报刊上撰文盛赞其击鼓技艺。他先后在北京中央戏剧学院国乐队、中央实验歌剧院民族乐队任打击乐演奏员。1964年,朱勤甫任中国音乐学院教师,同时在天津音乐学院兼课。

顾毓琇(1902-2002)

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文理大师。 顾毓琇创立中国现代音乐史上三大机构:国立音乐院(中央音乐学院前身)、国立交响乐团、国立礼乐馆。1940 年,成立不久的重庆国立交响乐团即准备排演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其中声乐部分的长篇歌词唱段需要翻译成中文演唱,顾毓琇将德文版的歌词译成了中文版,由此顾毓琇先生也成为国内翻译《欢乐颂》的第一人。顾毓琇是中国古典音乐的黄钟标准音的制定者。他还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开启者,他创作的《孤鸿》是全国第一部四幕话剧。

储师竹(1903-1954)

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制作“牛皮纸二胡”。他自幼酷爱音乐,学习过许多中外乐器,熟悉民间戏曲和音乐。音乐大师刘天华向他传授二胡和琵琶。1941年他任国立音乐院教授,兼国乐组主任。解放后,他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兼民乐系主任、研究部研究员,桃李满天下。他共创作了20多首歌曲和10多首器乐曲。

刘北茂(1903-1981)

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天华是兄弟。是刘天华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和发展者。天华逝世后,刘北茂继承其兄“改进国乐”的遗志,先后创作了《汉江潮》《小花鼓》《流芳曲》等一百多首二胡演奏曲,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一位多产的作曲家,被誉为“民族音乐大师”。

曹安和(1905-2004)

民族音乐学家,是杨荫浏的表妹。上世纪20年代起她参加天韵社学习昆曲,1924年投考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音乐系,师从刘天华。曹安和是琵琶演奏家,但她的主要工作都放在了民族音乐学的整理和研究上,她50年代中期翻译了《弦索十三套》为现代乐谱,并发表论文多篇。曹安和借鉴西洋音乐的记谱法科学地记录中国音乐,取得了成功。

阿甲(1907-1994)

中国当代著名戏剧编剧兼戏曲理论家、表演和导演艺术家。阿甲自幼随父读书,爱书画,尤喜京剧。

蒋风之(1908-1986)

二胡演奏家、教育家,蒋风之将二胡的颈部设计成弯脖形,也称“蒋氏二胡”。1955年,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织的民族音乐专题节目撰写了“漫谈二胡”,后编辑成书。

卫仲乐(1909-1998)

民乐家、琵琶演奏家,原籍无锡。从小爱好音乐,后进入大同乐会师从郑觐文学习古琴,三十年代,他在上海举办音乐会,技惊四座。卫仲乐第一次在美国登台演奏琵琶曲《十面埋伏》,评论家将他与小提琴之王克莱斯勒、梅纽因相媲美。纽约电视台请他上电视台演奏古琴这一神秘古老的中国传统音乐,成为第一个登上美国电视的中国音乐人。卫仲乐还在美国录制了唱片,成为美国音乐家研究中国音乐的必备资料。回国后,卫仲乐与古琴家许光毅等人创办了“中国管弦乐队”,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国乐团体。

祝世匡(1914-2004)

音乐家、音乐教育家,擅长古今中外乐器的演奏,为无锡派琵琶传人,对琵琶、二胡及古琴、古筝、江南丝竹等乐种有极高的造诣。1945年,组织著名的华光国乐会,为主要负责人之一。曾和阿炳、吴啸雄在惠山龙头下举办音乐活动。1950年9月,参与杨荫浏、曹安和在无锡对阿炳的录音。后赴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琵琶,参与制订全国琵琶教材。1984年组织无锡市古琴研究会。

钱仁康(1914-2013)

我国著名音乐学家、作曲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首批音乐学博士研 究生导师,曾随中国作曲和音乐理论的开拓者黄自先生学习,是一位真正的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

吉联抗(1916-1989)

音乐理论家。他早年习医,30年代参加中共领导的左翼戏剧家联合会下属的业余合唱团及歌曲研究会,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并开始群众歌曲的创作活动,先后创作抗战歌曲200多首。 解放后,吉联抗全力投入音乐理论的研究工作,先后担任过上海大中华唱片厂厂长、北京广播器材厂副厂长、中央广播乐团副团长、《人民音乐》杂志副主编、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史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等职。

吴啸雄(1917-2004)

祖籍浙江海宁,吴士龙次子,1946年定居无锡。擅长古琴等民族乐器,师承广陵派琴家张子谦。华光国乐会成员之一。解放后曾多次应邀参加无锡市古琴及民乐演出。1984年无锡市古琴研究会组织者之一。

王莘(1918-2007)

无锡荡口人。中国著名作曲家,是歌曲《歌唱祖国》的作者。中国音协“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自幼酷爱音乐,1938年他奔赴延安,在鲁迅文艺学院跟冼星海、吕骥、向隅等学习音乐。1950年国庆节前夕,看到整修一新、红旗飘扬的天安门广场,出差到北京的王莘充满了创作激情,在返回天津的火车上随即创作了《歌唱祖国》。这首凝聚着爱国之情、爱党之心和民族之魂的时代金曲很快传遍神州大地,成为亿万人民久唱不衰的音乐经典。

秦鹏章(1919-2002)

音乐指挥家,江苏无锡人。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肄业。1932年参加上海大同乐会,从师学琵琶。曾任大同音乐会指挥、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副教授。建国后,历任中央歌舞团、中央民族乐团指挥,中国音协第四届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

王彬彬(1921-2008)

锡剧泰斗、宗师,最顶级的锡剧小生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周恩来总理称赞其唱腔抒情优美、柔中带刚、琅琅上口、字字清晰。

黎松寿(1921-2010)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在青少年时代,他就结识了阿炳,是一位热心于传播阿炳作品的人,他参与了抢救阿炳的《二泉映月》等6部作品,是与《二泉映月》关系最密切的人物之一。

闵季骞(1923-2020)

民族音乐教育家、民族器乐演奏家,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他与杨其铮合作编写了新中国最早的二胡教材 - 《二胡教材》,他将二胡、琵琶、三弦、古筝、十番锣鼓等乐器的演奏技法融会贯通,形成了典雅、质朴的风格与婉约、清新的韵味。

曹鹏(1925-)

无锡江阴人,中国顶级指挥家,国家一级指挥。他的指挥稳重、清晰而有气魄;处理作品细致、深刻,富有激情。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交响乐团指挥,上海大学艺术中心艺术总监,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名誉院长,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艺术总监及首席指挥和上海市学生交响乐团指挥。

梅兰珍(1927-2012)

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梅兰珍自幼随父母学艺,5岁登台,十三岁挑大梁,建国后为无锡市锡剧团的主要演员, 梅兰珍先后主演了《珍珠塔》《孟丽君》《红花曲》《摘石榴》《拔兰花》等名曲。1996年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特殊津贴。

聂中明(1929-2005)

我国闻名合唱指挥家,音乐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指挥、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世界国际合唱联盟理事。

薛金炎(1934-)

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曾任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东北音乐学院院长,其著作《音乐博览会》在上世纪80年代风靡全国。

蒋巽风(1935-2020)

蒋风之之子,二胡演奏家、教育家。蒋巽风继承了蒋派二胡深刻细腻、典雅飘逸的演奏风格,又具有粗犷、流畅的特点。

顾圣婴(1937-1967)

中国著名钢琴演奏家,原籍无锡,生于上海;1949年就读中西女中,1954年考入上海交响乐团;1957年在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钢琴比赛,获金质奖章;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海外称傅聪、刘诗昆、顾圣婴、李名强、殷承宗为“中国钢琴五圣手”。曾经被称为“天生的肖邦作品演奏家”的一代钢琴诗人。

胡伟立(1937-)

出生在中国香港,祖籍江苏省无锡市,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胡伟立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特邀理事、香港作曲家作词家协会会员、香港弦乐教师协会理事、香港艺术家联盟会员、香港电影戏剧总会会员。

闵惠芬(1945-2014)

闵季骞之女,国家一级演员,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大师。闵惠芬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及二胡艺术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由她首演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成为中国二胡艺术史上的经典,享誉国内外乐坛。

邹建平(1955-)

作曲家,曾担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他创作了大量舞蹈音乐和影视音乐,参与创作并担任音乐总监的大型舞蹈《太湖鱼米乡》(无锡市歌舞团)获全国“ 五个一 ” 工程奖。

王建民(1956-)

作曲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国际艺术教育联合会副主席。王建民创作的《二胡狂想曲》被视作一个颇为特殊的“现象级”创作,成为二胡演奏家们多次演绎、音乐学者们反复研究的对象,成为“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演奏比赛的指定曲目。

邓建栋(1962-)

二胡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弓弦乐学会常务副会长,无锡民族乐团艺术总监。邓建栋在深谙江南丝竹风韵的基础上,融汇西方乐器和中国地方戏曲的演奏手法,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2008年1月,他与指挥家彭家鹏、捷克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二胡独奏音乐会。

薛飚(1963-)

浙江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江苏无锡人,出生于音乐世家,8岁学习小提琴。1990年起在新美国室内乐团、西班牙格拉纳达室内乐团及西班牙皇家塞维利亚交响乐团担任首席。2006年受聘为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2009年担任杭州爱乐乐团建团首席,2011年获无锡市政府颁发的无锡籍名人名家奖状。2013年获浙江省音协颁发的“浙江音乐奖”。

薛伟(1963-)

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籍贯江苏无锡。年仅25岁的他被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聘为教授,成为该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1986年薛伟获得第八届国际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大赛银奖,随后参加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大赛,赢得了金奖并囊括了其他所有奖项(奏鸣曲演奏奖、乐团奖和观众奖)。同年他又获得英国青年独奏家年奖,创下有史以来中国人在世界音乐大赛中最高最多奖项。2003年10月,薛伟出任“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大赛”评委,成为最年轻的评委。

雅芬(1968-)

民族女高音歌唱家,原中国武警总部文工团独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中外文化交流使者。多次参加中国中央电视台春晚、元宵节晚会、国庆节晚会、中秋节晚会等大型演出。

蔡红虹(1968-)

国家一级演员,她的歌有着水一般的灵秀和雅致,歌声细腻中带有磁性,柔美中蕴含激情,曾获得华东地区和全国各种声乐比赛二十多个奖项,发行个人专辑二十多盘,其中多张专辑在东南亚地区发行,曾出访多个国家演出,深受海外华人的喜爱。曾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其中独唱歌曲《指南针》家喻户晓,还为多部电视连续剧配唱主题歌和插曲,《无锡景》《双桥故事》《红蜻蜓》传唱至今。在上海亚洲音乐节上获得中国歌手唯一的第一名。2002年,为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国际宣传片演唱《茉莉花》。曾担任多个音乐学院的声乐客座教授,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流行歌曲演唱人才。

全芳(1970-)

原武警总部文工团独唱演员,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曾多次在军内外声乐大赛中获奖,多次参加央视的春晚,圆宵,中秋等大型演出活动,深受部队官兵和广大观众的喜爱!发行过两张个人首张专辑。

朱虹(1970-)

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歌手,国家一级演员。1991年获第一届上海亚洲音乐节新人歌手演唱大赛金奖,全军文艺汇演演唱一等奖。演唱的《潇洒女兵》《老兵》《不要问为什么》《军嫂》等歌曲在部队广为流传。

王达(1970-)

国家一级演员、创作型歌手。2002年央视青歌赛金奖获得者,创作歌曲《思念袭来》(作曲)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陈明华(1971-)

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音舞学院院长。

沈叶(1977-)

作曲家,音乐学者,博士。Breitkopf & Härtel音乐出版社签约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

钱琳(1979-)

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独唱演员,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主任,副教授。CCTV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大赛(职业组)通俗唱法金奖,第八届、第九届全军文艺会演声乐表演一等奖。发行5张个人专辑。

李佳(1980-)

中国十大青年琵琶演奏家之一,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青年琵琶教师,中国首位琵琶演奏博士研究生。2006年留校任教,编辑出版了教材《青少年民乐经典——琵琶经典名曲集》。

孙凰(1981-)

祖籍无锡,中国二胡演奏者,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杭娇(1987-)

中国内地女歌手,实力女唱将。代表作《听心》《离别两依依》《等到花儿开》《忘了我的爱》《鬼迷心窍》等。

蒋益梁(1996-)

自幼便以非凡的小提琴才华蜚声中国,频繁登上中国各大著名交响乐团的舞台。他被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和广州交响乐团的指挥和领导们誉为天才型音乐家,其卓越的演奏技巧被视为照亮中国古典音乐未来的明灯。他在2013年安德烈·波斯塔基尼国际小提琴比赛成人组中,成为该组别最年轻的获奖者,成功吸引了国际乐坛的瞩目。2014年,他荣获享有盛誉的阿斯本音乐节多萝西·迪蕾奖学金。2018年,蒋益梁在第55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荣获第四名,这一成就奠定了他作为当代杰出小提琴家的地位。如今,蒋益梁担任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管弦乐团第二小提琴副首席,继续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他卓越的音乐才华。

还有他们

子航和大锤

记录“子航和大锤”的音乐瞬间,与小伙伴并肩成长、相伴努力,分享阳光、快乐的琴童故事。

二饼胡拉

古月琴坊调音师、雷琴非遗传承人

力哥拉二胡

无锡音乐家协会二胡理事,无锡“山水清音”民乐团首席,2011中央春晚录制二胡乐手…

歌手王大毛

音乐人

肖斯塔不错哦

快消费时代,30+的我还在追求理想中的音乐。

FM914少侠

热爱音乐的新媒体从业者

锡剧阿敏

锡剧推广

古灵精怪的Bonnie

师从国际钢琴演奏家Oleg Roschin、师从国际艺术家、歌手Boyana Joseph。

沈骏阳

2013指弹中国+2014GSGP+2021卡马杯全国指弹大赛冠军。

仇依文EVEN

音乐人